做人要“凡事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造句( 二 )



我很费解,就问他留下她的理由 。

老板回答:“没有什么,因为她让人安心 。”

他继续补充:

“记得上次公司搬家吗,别人搬完自己的东西都下班回家了,只有她帮助清洁阿姨打扫到很晚,这不是她的义务,但是她却选择留下,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女孩不错 。”

“别人都很聪明,人与人之间却充满了精致的冷漠,但是公司有她在,感觉公司会越来越好 。”

公司不仅留下了她,还给她加了薪 。

让善良的人受到嘉奖,是这个世道朴素的正义 。

如果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是一种真理,那么让坏的人受到惩罚,也是一种正确 。

听过一个古代的故事 。

有个修行的小徒弟很疑惑,师傅平常都对人很好 。

山下人家谁家遇到问题了,请他帮忙,他都会热情对待,毫不推脱 。

只有一个例外,每次当山下有位人家的年轻人过来请求帮忙的时候,师傅总是冷言冷语,直接打发 。

事后,年轻人总是散布老师傅的坏话,说他为长不仁 。

小徒弟不解,就问师傅:何以区别对待?

师傅回答:

“这个年轻人过来请人帮忙,进门后却大摇大摆,一副你必须帮我的样子 。

稍微了解一下这个人,就会知道,他借钱不还、为子不孝,劣迹满满 。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这样的人呢?”

无法识别恶的善意,不仅让自己的善意被践踏,甚至还会成为恶意的帮凶 。

善良不仅要有牙齿,善良也要有明辨 。

你的善良很贵,千万要留给值得的人 。

不分善恶的善良,有时候是纵容他人行恶 。

真正的善良,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金刚手段;

真正的善良,是对好人伸出援手,面对恶人,亮出獠牙 。

佛经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菩萨发现商队中有一个强盗,并且一早就看透了强盗的计谋,预备把商人杀光之后抢夺财物 。

菩萨很纠结,到底要不要阻止这场悲剧 。

如果阻止,他又陷入两难:

杀了强盗,就犯了杀戒,就要堕入地狱;不杀强盗,商人们就会命不久矣 。

纠结良久,他最后选择把强盗杀了 。

一味愚善,有时是以善之名,行恶之事,成为另一种无意识的恶,而那些对恶的包容,就是对善的残忍 。

善良并不是每次都以温柔的样子出现,有时候明辨是非的霹雳手段,既是对善的保护,又是对恶人的提醒 。

《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句话很在理:

“所谓菩萨心肠,金刚手段,是做人应该有的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