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烦恼的LOOKUP函数,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 )


“座”是文本型数据里极大的值,比绝大部分常见的文本值均大,因而该公式返回A列最后出现的文本值 。
由于该公式的查找区域和结果区域是相同的,也可以写为以下形式:
=LOOKUP(“座”,A:A)
当省略结果区域时,LOOKUP默认查找区域即为结果区域 。
再比如,查找A列最后出现的数值:
=LOOKUP(9^9,A:A)
9^9是9的9次方,一个极大的数值,比绝大部分数值均大,因而该公式返回A列最后一个数值 。

你所烦恼的LOOKUP函数,原来是这么回事

文章插图
……
觉得这个套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打个响指,那咱们就把这个套路换个形式延伸一下……
如下图所示,需要根据A:B列的数据源,查询D2单元格指定人名的考试成绩 。
你所烦恼的LOOKUP函数,原来是这么回事

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单条件的查询问题,LOOKUP公式如下:
=LOOKUP(1,0/(A1:A10=D2),B1:B10)
(A1:A10=D2)部分判断A1:A10区域的值是否等于D2,返回由逻辑值TRUE和FALSE组成的内存数组:
{FALSE;TRU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
使用0除以该数组,0/TRUE结果为0,0/FALSE结果为错误值#DIV/0!,也就返回一个由0和错误值构成的内存数组:
{#DIV/0!;0;#DIV/0!;#DIV/0!;#DIV/0!;#DIV/0!;#DIV/0!;#DIV/0!;#DIV/0!;#DIV/0!}
LOOKUP自带天赋忽略错误值,而查找值1又比查找范围内所有的0都大,因而该公式可以直接返回最后一个符合条件的值所对应的结果 。
该公式总结一下,也就成了经典的LOOKUP单条件查询套路:
=LOOKUP(1,0/(条件区域1=条件值),结果区域)
……
把这个套路再延伸一下,就可以成为”并且”关系的多条件查询经典套路(注意括号的个数和位置):
代码看不全可以左右拖动…▼
=LOOKUP(1,0/((条件区域1=条件值1)*(条件区域2=条件值2)*…(条件区域n=条件值n)),结果区域)
举个例子 。
如下图所示,需要根据A:C列数据源,计算同时满足E列期次和F列姓名的数据 。
你所烦恼的LOOKUP函数,原来是这么回事

文章插图
G2公式如下:
=LOOKUP(1,0/((A$1:A$10=E2)*(B$1:B$10=F2)),C$1:C$10)
(A$1:A$10=E2)*(B$1:B$10=F2)部分,使用乘法运算,判断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返回由逻辑值TRUE和FALSE组成的内存数组 。
然后还是使用0除以该数组,得到一个由0和错误值构成的单列内存数组 。
1作为LOOKUP的查找值比查找范围内所有的数值均大,因而该公式直接返回最后一个符合条件的查询结果 。
此外,和INDEX+MATCH函数不同的是,由于LOOKUP天生支持数组运算,所以尽管该公式执行了多项运算(一次性计算了多个值),也并不需要使用数组三键来结束公式的输入——这就对公式的编写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
继续延伸,把上述套路的乘法换做加法,就可以成为”或”关系的多条件查询套路:
代码看不全可以左右拖动…▼
=LOOKUP(1,0/((条件区域1=条件值1)+(条件区域2=条件值2)+…(条件区域n=条件值n)),结果)
同样举个例子 。
如下图所示,需要根据A:C列数据源,查询E列的姓名满足A列别称或B列全称的成绩 。
你所烦恼的LOOKUP函数,原来是这么回事

文章插图
F2公式如下:
代码看不全可以左右拖动…▼
=LOOKUP(1,0/((A$1:A$10=E2)+(B$1:B$10=E2)),C$1:C$10)
(A$1:A$10=E2)+(B$1:B$10=E2)部分,使用加法的形式,判断两个条件是否至少有一条是成立的,返回一个有逻辑值TRUE和FALSE构成的内存数组,剩下的计算步骤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