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流金岁月|作者、朗读/冯爱霞:绿茶情缘萦初心

绿茶情缘萦初心
作者、朗读 冯爱霞
“自古诗人多茶客,清茗一盏酬知音”。
当文学遇见家乡,家乡孕育茶园,茶园里有我童年的印象,那将发生怎样的激情碰撞?
南茶|流金岁月|作者、朗读/冯爱霞:绿茶情缘萦初心
文章插图
茶旅
一壶家乡茶,伴我走天涯。我曾离开故土来到江南,每次回老家总忘不了带些家乡茶,所以故乡的味道,常在舌尖久久回味,那种味道来自日照绿茶之醇香 。人生就是这么奇缘,许多分离是为了今天更好地遇见。
一次文学活动的召唤,我来到了莒县夏庄浮来青旅游度假区。当我不远千里,踏上了这块热土,一股情愫油然而生。家乡莒县,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小城,莒文化与鲁文化、齐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座名山叫浮来山,那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南北朝《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故居所在地,一棵四千年的天下第一银杏树傲然屹立,见证着莒国大地沧桑巨变。浮来山脉南麓的夏庄浮来青茶,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夏庄还是我童年时代,曾驻足的一个家园。当年仅5岁的我,清晰记得,一家人随父亲军队转业来到这里,生活了四年后,又跟随父亲的调任离开了,在这片故土上,有我童年的记忆,有父母亲走过的足迹。
四十年后的今天,童年的故园旧貌换新颜,美丽的乡村散发出迷人的神韵。我找不到记忆中泥泞的小路,奔向了一条通往浮来青度假区的宽广大道。大门内一座十多米高的铜像,种茶始祖吴理真,目光炯炯,好似见证着茶园的辉煌。一排穿着汉服的铜像仕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那谦恭的敬茶礼,好像正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
徜徉在茶园内,处处感受到茶文化的底蕴。度假区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以原生态有机浮来青茶园为主;北部以“茶文化”为主题,融合生态、休闲、度假、养生。直到今天,我才明白,60多年前,这里曾孕育了一场茶的伟大变革,原来家乡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姑娘”,她的娘家是南方,嫁到了北方,现早已扎根发芽,绿满家园。
更令我唏嘘不已的是,原来我的父亲,也如茶水中的一枚茶叶,在“南茶北引”创举中,散发出了一缕清香。
南茶|流金岁月|作者、朗读/冯爱霞:绿茶情缘萦初心
文章插图
情缘
在“南茶北引纪念馆”的墙壁和回廊里,一段段文字和一张张图片,讲述着“南茶北引”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种植,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提出了“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1954年,毛主席倡议让即将从浙江调任到山东的谭启龙省长,把南方的茶叶引种到山东去,由于经验缺乏,一批农业科学家和茶农遭遇了一次次无情的失败,后经过辛苦耕耘探索,终于在1966年时将茶叶的“火种”引入山东,历史上称之为“南茶北引”。夏庄就是我国“南茶北引”最早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原来家乡茶,还有这段坎坷的历史,正当我惊叹时,史料记载中几个熟悉的字符,跳进了我的眼帘:“……1976年前后重点进行茶叶的栽培管理、越冬技术攻关和茶农技能培训;1978年在夏庄公社马坡岭组建了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站,莒县茶叶面积也大规模发展,整个夏庄至1979年达到近万亩。1979年夏庄茶厂成立…….”1976年至1979年,这不正是我家在夏庄居住的时间段吗?那时,莒县还属临沂地区。“马坡岭、长虹岭”这熟悉的名字,像一个个密码,开启了我四十年前尘封的大门。
记得父亲对母亲说:“过去跟着毛主席军队打天下,现在转业来到地方,也有一项毛主席号召的伟大壮举,上级组织领导和我谈话时说,这是对我的信任,鼓励我继续发扬军队的革命精神,充实到队伍中去,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啊!”当时,我不明白父亲说的伟业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