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退化|张旭东:黑土累“瘦” 增肥有方( 二 )
简单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就是减少土壤扰动和增加地表作物秸秆覆盖 。不过,这却让当地农户很困惑,传统耕作都讲究“勤劳致富”,怎么保护性耕作就变成“懒人耕作”呢?
张旭东解释道,免耕或者少耕保护了土壤的原生态特性,为土壤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不仅可以促进土壤动物对土壤结构的改良,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积累,让黑土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
保护性耕作实施以来,作物秸秆的覆盖还田就像给土壤盖上了一层“被子”,可以降低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又能够增加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 。同时,这层秸秆又像滋养大地皮肤的“面膜”,提高土壤的碳储量和肥力,既缓解了大气碳浓度升高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节本增效 。
打造更多样板
当年,张旭东等人希望在梨树县做一个模式,打造一个样板 。这个心愿正在变为现实 。
目前,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已经成为东北黑土区持续时间最长的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也是“梨树模式”的诞生地 。
张旭东介绍,“梨树模式”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均匀垄种植、宽行种植、宽窄行种植、超宽窄行休闲种植、原垄种植等 。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库容增加10%~20%,养分利用效率提高15%~20%,土壤水分贮存容量增加10%以上,减少了风沙灾害,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80%以上 。
谈及为什么选择梨树县,张旭东告诉《中国科学报》:“梨树县位于吉林省,地处东北黑土地的中部,南部有辽宁省,北部有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 。如果从梨树县再向外推广辐射相对容易 。”
7月6日,沈阳生态所与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政府签署“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 。
早在2012年,张旭东团队就开始在昌图县与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进行全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示范,一举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较传统模式优势明显,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我们新买的4行免耕播种机,一季能作业3000亩,当年就能收回成本 。”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告诉《中国科学报》,“科研团队的到来,不仅帮我们处理了秸秆,还给我们带来了新技术,产量增加的同时每亩成本可以降低100多元 。”
近年来,张旭东带领研究团队每年从沈阳出发“巡点”,已经走过东北玉米带的61个示范基地,行程近3000公里 。展望未来,他感叹道:“除了‘梨树模式’,我们还会推出‘昌图模式’等更多适合东北不同区域黑土的保护性耕作样板 。”沈春蕾
推荐阅读
- 余而|这是你想不到的“黑土地”!
- 新华社|这是你想不到的“黑土地”!
- 沈阳站|沈阳站:三十年黑土地观测积累终“变现”
- 紫苏|黑土藏金丨神奇的金豆子
- 水稻纹枯病|【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稻花香里河蟹肥 生态农业走出“一地双收”致富路
- 保护性耕作技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并重
- 白浆土|新华全媒+|“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的“秘密”你了解吗?
- 海伦站|海伦站:科学“问诊”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