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协|这个不足10万人的小县城,走出了5万“面包人”( 二 )


人虽少 , 意识却超前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 在面包还被视作奢侈品的时期 , 资溪就已经在默默地培养一支“面包大军”了 。

张协|这个不足10万人的小县城,走出了5万“面包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摄
只是 , 事情的开始与最初想象的不一样 。 自古以来 , 资溪不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 , 制造面包所用的面粉、白糖都需要从外地辗转购买运来 。 这里也不是沿海的繁华小城 , 面包这种西式的饮食习惯也没有自然生长的基因 。
发展面包产业 , 其实是两位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无心之举 。 1980年代中 , 在福建漳州某部队担任给养员的资溪人张协旺 , 开始思考自己退伍后的工作问题 。 当时 , 在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的背景下 , 在役军人都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技术 , 退伍后带回家 。
在张协旺看来 , 学习怎么做面包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 受改革开放的风潮影响 , 中国台湾地区的烘焙技术当时已经传到了福建 , 这一种当时还很少人尝到过的、松软可口的食品勾起了张协旺的兴趣 。
1987年 , 退伍的张协旺带着习得的面包技术回到家乡 , 与同是资溪人的战友洪涛做起了面包生意 。 第一家店开在了临近的鹰潭市 , 熬过了开店初期的市场拓展和资金压力 , 一年后 , 面包店盈利3万元 。
那是1988年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当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 , 为1119元 。
做面包带来的“财富密码”被越来越多敏锐的当地人知悉 。 与张协旺同为杨坊村人的钟启文捷足先登 , 跟随张协旺学习面包技艺 。 钟启文现在担任江西省资溪面包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纵使年纪相仿 , 钟启文至今仍称呼张协旺为“师傅” 。
“洗脚上岸”
做面包的关键 , 是掌握发酵的技术 。 让一小块面团在酵母的分解下变得膨胀松软 , 再加上盐、糖、奶油等——热乎香甜的面包烘焙业 , 成了一桩帮助农民“洗脚上岸”的好生意 。
在面包产业发展之前 , 山沟沟里的资溪人靠山吃山 。 当地政府官网的数据显示 , 资溪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7.7% , 拥有毛竹林53万亩 , 活立木蓄积量998万立方米 。 早年间 , 一批造纸厂、石材厂和农药厂在资溪繁衍 。
但在钟启文看来 , 这些产业把资溪搞得“乌烟瘴气” 。 直到有了面包产业之后 , 才把原本那些在山上“搞破坏”“动坏脑筋”的人搞出去 。
如今 , 钟启文在面包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30多年 , 当年那个初入行边学边做的年轻人 , 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家 , 并在浙江绍兴也站稳了脚跟 。
钟启文还记得 , 30多年前 , 一块大约100克重的面包只卖一毛钱 , 但利润达到了20%-30% 。 这使当时担任村民兵连长的他 , 毫不犹豫就决定下海经商 。
“最初就卖三款面包 , 一款叫螺丝面包 , 一个长条一拧一卷 , 这个是最简单的 。 还有就是拿一个面团包成圆形面包 , 第三种就是枕头面包 。 那时候没有什么技术 , 太多的也做不来 , 配料分量也是凭感觉 , 没有现在的那么精确 。 ”钟启文回忆道 。
但那时候 , 能够真材实料地用面粉、盐和白糖做出来的面包 , 已经比食品厂用糖精勾兑出来的面包好吃不少 。 “糖精做的面包是真不好吃 , 我们最初做面包其实已经引进了先进的发酵理念和比较现代的工艺了 。 ”钟启文说 。
就像福建沙县的小吃店、湖南新化的复印店 , 江西资溪的面包也走上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扩散道路 。

张协|这个不足10万人的小县城,走出了5万“面包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