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中科院“嫦娥”人:飞天逐梦写就嫦娥史诗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1日23时许成功着陆月面,图为其着陆月球后的模拟图 。国家航天局供图
近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抵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式“入驻”月球样品实验室 。至此,嫦娥五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为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 。
自2007年嫦娥一号任务实施以来,我国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计划砥砺前行 。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倡导者、推动者,也是重要的参研部门之一 。栉风沐雨二十余载,中国科学院的“嫦娥”人不仅为探月提出了明确的科学目标,也为实现工程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书写出史诗般的“嫦娥”故事 。
从发起到实施:瞄准国家需求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 。”2004年,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并被命名为“嫦娥工程” 。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个里程碑 。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等专家已经为此努力了多年 。1994年,经过对国际月球探测长达35年的追踪,欧阳自远等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共同完成了我国第一份完整的月球探测可行性报告,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发展阶段设想、第一阶段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和第一颗月球卫星的设想方案 。
这份方案很快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1998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同完成我国月球探测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提出开展我国月球探测发展规划的初步设想 。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开展“我国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科学目标研究”,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等 。
2001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自身有效载荷研制技术的水平与现状,再次启动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月球探测关键科学技术研究” 。
“从开始论证探月工程时,我们就很注重其科学性,注重科学与技术并用 。因此,每一次任务都会提出两组目标: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时,欧阳自远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曾说 。
以科学目标牵引整个工程,已成为探月工程的一项传统 。正在进行的嫦娥五号任务中,中国科学院牵头论证提出了嫦娥五号的两大科学目标,包括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等 。
从绕月到着陆:举全院之力提供支撑
科学目标也依赖着工程技术手段 。探月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和衷共济,为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工程配套载荷和关重件的研制和运行提供了全方位、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的地面应用系统是“嫦娥”的“大本营”,肩负制订科学探测计划和有效载荷运行计划的任务 。在嫦娥一号、二号任务中,地面应用系统分为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科学应用与研究等5个分系统进行工作 。嫦娥三号任务新增了遥科学探测、通信与网络2个分系统,并新建了遥科学探测实验室 。
在有效载荷的研制中,中国科学院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队员 。例如,嫦娥三号的8个有效载荷中有7个都由该院相关院所研制:国家天文台研制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开创了国际上首次在月面开展天文研究的新领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极紫外相机,首次实现了国际上在月面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原电子学研究所(现为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测月雷达,集合其他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建立集形貌、成分、结构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剖面……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牛肉|百县千碗丨数九寒冬,到哪儿吃“暖”?
- 青菜|东北女子在西安生活6年,囤200斤白菜腌酸菜,成疫情“最富的人”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抖音怎么送灯笼给抖音好友(如何送灯笼给抖音好友)
- 土豆|东北人爱吃的6道“硬菜”,不放一点儿肉,却比肉还受欢迎!
- 龙虾|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