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靠成果转化,能否评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通信系主任李金新是校内公认的技术大牛 。他设计的智能小厨房外形像一个小冰箱,只需要轻松扫码就能拿到热乎乎的饭菜 。然而,年近60岁的李金新,职称仍是副教授 。
近年来,多个部委联合开展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单位表示,破“四唯”后立什么是个问题 。
比如,就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职称晋升的考核体系而言,面对“僧多粥少”的职称评聘局面,一些教师在高校从事成果转化工作,他们的晋升之路尤为漫长 。如何打破这层“天花板”顺利晋升呢?
认可的是人,不是职称
1990年,还在华南理工大学当讲师的汪晓军已经开始将自己的专业与市场结合,一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08年,汪晓军获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种实现印染废水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于染色的方法,使印染废水达到近零排放,为学校收获了第一个“千万级”专利应用横向科研合同 。
回顾自己30年来走过的成果转化之路,汪晓军感慨道:“相对而言,发论文还是比较简单和容易的 。”
他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一项成果研发出来后,能否成功实现转化,往往不只是技术说了算,更多由市场来决定,包括市场认可、开辟、营销等诸多因素 。
“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的教师相比专门做科研或教学的教师,不应有高低之分,因为两者的评价标准并不相同,应该为其设立专门的评聘通道 。”李金新告诉《中国科学报》 。
在李金新看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研究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判断力、将技术转换成市场需求的能力,并全面了解市场、价格、成本等各方面因素 。
早在20世纪80年代,李金新就投身无线通信工程的市场应用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成绩,随后他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我希望能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
在当时,职称是高校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我想当官做管理,就不会来高校 。我只是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把学生教好、把成果转化好 。”为了“躲避”行政管理工作,李金新干脆就“躲着”职称评聘 。
他坦言:“学生认可的是老师这个人,而不是职称;市场认可的是你能为对方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益,也不看职称 。”
名和利能否均沾?
有人提出,在高校开展成果转化的教师,已经在经济上获利,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副高和正高的职称呢?
对此,李金新表示,职称是一种社会认可和荣誉,教师追求职称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年轻教师,职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资待遇 。另外,在还没有市场积累时,职称是他们对外开展合作的隐性资本 。
“然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评职称是比较困难的 。”李金新解释道,一方面,评价标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额标定很高,一般教师很难达到;另一方面,高校对纵向课题的重视程度往往大于面对企业的横向课题,可能做好几个横向课题的资金数额,还顶不上一个纵向课题 。
虽然拥有众多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但汪晓军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前后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成功晋升还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末华南理工大学对学校评聘体系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标准更注重实际取得的各项科研业绩 。
“在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评正高职称确实比较难,但真正在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且不是很‘自私’地悄悄转化赚钱,而是在学校设立横向科研课题,还是有望评上正高职称的 。”汪晓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 。
推荐阅读
- 高校|广西这所高校湖里捞出8000斤鱼,免费请师生吃!
- 成都|成都人都知道的店,靠1道菜豪横10年,开门时间不固定客人常扑空
- 月饼|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
- 雄鱼|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
- 师生们|今天长沙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学长学姐酸了:这可是我们喂大的
- 生姜|元旦家宴露一手全靠这道菜!简单6步就搞定,香飘十里不腻口
- 鲅鱼|你今年的海鲜自由,全靠这部美食纪录片
- 入味儿|整只鸡怎么做最好吃?靠谱的懒人做法,鲜嫩多汁,比红烧还过瘾!
- 出圈|百元任吃50+款茶点,靠实力出圈!
- 面条|冬天土豆黄瓜靠边站,最该多吃的菜是它,明目补钙质,不吃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