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乘风追梦风云星一代慧眼一代人

【风云|乘风追梦风云星一代慧眼一代人】2021年,我国计划发射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并在“十四五”时期计划共发射7颗风云气象卫星 。随着“风云”卫星家族的不断壮大,我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能力都会有进一步提升 。
1969年,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亲自批准下达气象卫星研制任务 。我国风云卫星从此起步,此后五十多年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如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 。
“风云之路”的崛起离不开一双“慧眼”——有效载荷,它是气象卫星的“眼睛”,获取的数据可生成各种云图、海面温度、植被指数等一系列产品 。有效载荷的研制水平是决定气象卫星工作性能水平的关键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全程参与了这17颗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完成相关产品研制28台(套),为我国空间光电载荷技术发展,以及大气探测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和逐步超越国际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
0到1,从无到有
1965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性军用气象卫星“布洛克”一号,资料全球播送,它的出现为人类能够准确地预测天气揭开序幕 。
“卫星数据全球播送后,我国开始接收美国气象卫星辐射计的数据(云图),发现它在台风预报等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技物所研究员龚惠兴说 。
自1970年我国筹谋发展气象卫星伊始,上海技物所就配合国家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积极进行气象卫星探测仪器的调研、先期部署和研发 。按照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规划部署,上海技物所负责研制观测地球气象状况的遥感仪器——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以下简称扫描辐射计) 。
扫描辐射计进入预研阶段,龚惠兴受命出任扫描辐射计研制组副组长,负责技术攻关,目标是瞄准当时美国新发射气象卫星使用的48转/分钟扫描辐射计 。
就在提交仪器设计方案不久,龚惠兴却因肝炎住院了 。住院大半年后,他待不住了,他非常着急仪器研发任务 。他要求出院工作,即使身体非常虚弱 。
“怕传染别人,我就一直在办公楼厕所旁边的储藏室工作,避免与旁人过多接触 。”龚惠兴告诉采访人员,那时条件虽艰苦,他还是“一根筋”地只想把仪器做出来 。
经过七年的预研,扫描辐射计多项参数都已确定 。1977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真正进入工程研制轨道 。
当年11月,国防科工委主持在上海召开气象卫星工程大总体方案论证会 。就在这时,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通告:美国准备从1978年起,新发射气象卫星信号全部从模拟制式改成数字制式,具有5个通道,同时将分辨率从8千米提高到1千米 。数据精度一下提高了64倍 。
“这意味着,如果风云一号还按照原来的设计上天,无论是从数据制式还是数据精度而言,都不会有国家使用它的数据,它便没有存在的意义 。”龚惠兴解释 。
面对“风云突变”,主持扫描辐射计系统研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上海技物所研究室主任匡定波当场提出:我们要提升技术指标 。
“做出来容易,往前跨一步做比较难 。”匡定波向采访人员解释,跨出这一步最关键的技术难题有两个:一是提升碲镉汞探测器性能以适应较高的工作温度(105K);二是研制提供碲镉汞探测器工作温度的辐射制冷器 。
虽然很难,一年后,上海技物所研究团队还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超出预期完成任务 。风云一号原本只设计了3个用于气象的观测通道,为提高卫星使用效益,龚惠兴大胆提出:“可以再加两个通道给海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