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祥|做学问,要下“笨功夫”


王正祥|做学问,要下“笨功夫”
文章图片
图为王正祥(坐者)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
资料图片
【王正祥|做学问,要下“笨功夫”】核心阅读
从事工业微生物育种和工业酶制剂研究20余年 ,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王正祥做学问愿下“笨功夫”、肯较真 , 坚持慢工出细活 。王正祥说 , 他做研究只认定一个方向 , 那就是“必须有利于国家发展、人才培养和人民健康” 。
“田里的塑料太多了 , 都插不进秧苗了!”时隔多年 ,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正祥教授还记得在西部地区调研时 , 残留在地里的农用薄膜成了棉农的心病 。为此 , 他用近13年研发出第四代乳酸单体制造技术 , 将填补国内可降解材料产业链条空缺 , 解除我国聚乳酸加工产业对国外的依赖 。
从事工业微生物育种和工业酶制剂研究20余年 , 王正祥在重大淀粉酶品、功能糖关键酶制剂、功能糖规模化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乳酸单体绿色制造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 前不久被评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正祥说:“我的研究只认定一个方向 , 必须有利于国家发展、人才培养和人民健康 。”
在未知道路上摸索 , 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
广泛使用的日用包装材料和农用地膜以石油基为原料 , 填埋难以降解 , 焚烧污染大气 , 想要根治白色污染 , 用可降解材料替代是一大方向 。而以聚乳酸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的技术被西方国家垄断 , 成本居高不下 , 难以推广 。
2007年 , 王正祥开始立项 , 想要以聚合级乳酸单体高产新菌种和发酵生产新工艺为突破点 , 生产出代替不可降解塑料的新型材料 。王正祥认为 , 白色污染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 中国要建立生物可降解全产业链 , 解决乳酸单体原料的规模化高效制造难题 , 才不会受制于人 。
在未知的道路上摸索 , 王正祥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 。实验要从微生物资源选择与积累开始 , 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2011年 , 他的团队终于找到可以满足全系列聚乳酸材料加工要求的第四代乳酸单体制造技术 , “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薄膜 , 使用后6月会自动降解为肥料 。”2012年 , 这项技术被授予发明专利 , 2015年 , 进一步提升后的相关技术被授予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 。
技术问世后 , 王正祥没有急于推向市场 , 他继续坐着冷板凳 , 一步步解决原料供给、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工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等问题 。2019年12月 , 国内化工企业万华化学集团在调研后 , 选择了王正祥的技术 。目前 , 项目正在有序实施中 。
选定方向 , 然后脚踏实地研究下去
1981年 , 17岁的王正祥成为他所在高中班级唯一一个大学生 。大学毕业时 , 他又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即使这样 , 王正祥并不觉得自己是“学霸” , 他认为考得好全靠下“笨功夫” 。
“先把书背下来 , 慢慢地不懂的会懂 , 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架构 。”1986年 , 王正祥考取研究生 , 从此与工业发酵结缘 , 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 , 至今未变 。“我的方法就是选定方向然后脚踏实地 。”王正祥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