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第一作者乱署名的情况很少见 。因为作为项目主要执行者,第一作者有所有的原始数据和记录,如果受到不公署名对待,理论上可以申诉,甚至撤稿 。
问题主要是通讯作者的署名比较难界定 。是具体指导了项目执行还是提供了资源或者平台来开展项目?坦白地说,在大科研团队,我也不清楚通讯作者本质上由什么贡献来决定 。
他山之石:国外是怎么处理的?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后薛潇:
欧洲这边没有所谓的只看第一单位、第一作者的说法,因为现在发文章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
拿《自然》及其子刊来说,需要在文末专门列出一项“作者贡献”,详细说明各位作者具体贡献了什么 。二作做的事情比一作更多、更重要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现在要求一定要写清作者贡献 。
在申请教职的时候,“作者贡献”是重要参考 。我有一个同事,去年拿到了多所著名学术机构教职岗位的offer,他的很多二作论文都被看重 。因为虽然他是二作,但贡献很大,在一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但这种“作者贡献”也会有夸大成分 。如果没有流程控制和严格规定,到底怎么写是难以统一的 。
对此,国外有一个“贡献者角色分类计划”,是网络开源以供讨论的,能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
分析: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高士洪:
强调“作者贡献”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贡献多数时候很难量化 。
比如一人制备转基因动物、提取代谢物,一人做层析、质谱实验,一人负责下游数据分析,完成一个代谢组的小课题并撰稿 。恐怕很难说得清谁的贡献“最大” 。
理想状态下,奖励、升迁、经费申请都不应该拘泥于作者的署名发表情况,而应着眼于其参与的工作的精细程度、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但是,这就要求考查方下相当大的功夫来了解实际情况 。
影响因子、一作文章数、通讯文章数,这些科研人员“升级”过程中面对的考评方式虽略显生硬冰冷,但也体现了高校建立量化公平性考核的追求 。
我认为,如何客观考评一个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潜力,可能才是根本的问题 。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
论文作者排序、通讯作者标注作为学术出版规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以自然科学为例,第一作者应该是论文合著者公认的主要贡献者,是主要研究工作的完成者和论文主要撰写者,不论是学术评价还是评奖,都是这样认定 。而通讯作者需要对文章的学术规范性、严谨性负责,同时也往往是研究整体思路的提出者和研究资源的实际提供者 。
为什么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三认三不认”的现象?是因为在评价时缺乏同行或者小同行的意见 。评价权甚至不在科学共同体的手里,而是由管理部门按照行政管理的逻辑“自外而内”进行评价 。
当无法从专业角度评判时,就只能依靠署名、排序这种可量化的指标 。
实际上,国外学者过去并不那么在意作者的排名,以及SCI、SSCI等一些期刊索引和引用指标 。因为论文和期刊排名对他们影响并不大 。整个科研资助和评价体系更看重研究工作本身的质量、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认可,而不是这些量化指标 。
另外,不同学科之间,署名和贡献分配方式也有差异,不能对所有学科用同一把尺子 。
建议:到底怎么做才好?
同济大学副教授齐鹏:
承认第一作者的重要价值,客观上是合理的 。前提是评价机制没有问题,即谁的贡献大、谁做的工作多、谁主导了研究,谁就是第一作者 。但由此衍生出的一些边缘性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抢一作、占排序的现象 。
推荐阅读
- 香椿|阳春3月,除了野菜,树上“5芽”也别忘了吃,一年就这几天能吃到
- 微波炉|建议大家:除了微波炉,厨房有这4种用品就够了!其它都是白花钱
- 毕业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毕业论文目录如何自动生成)
- 论文怎么查重(论文查重的方法)
- 论文字数怎么算(论文字数如何算)
- 论文页码怎么设置(论文页码如何设置)
-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找(论文参考文献如何找)
- 咖啡|春季,除了吃荠菜还要多吃它,鲜嫩美味又便宜,春天不吃它亏大了
- 烤鸭|1斤五花肉128除了罐头就是泡面,美食之都变荒漠的香港,今疫情下伙食如何
- 勃艮第|勃艮第酒区除了著名的黑皮诺和霞多丽还有什么类型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