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一位酒店大厨的肺腑之言:6个烹饪原理,让你做的菜要比别人好吃( 三 )


小结:肉要嫩 , 保持水分 , 破坏肉纤维 。

?四、油温的原理1、相信你应该看过很多视频里说炸东西要炸两次 , 但你知道为什么吗?第一次中温炸是为了炸熟 , 第二次短暂高温炸(复炸) , 则是为了逼出食物里的油分 , 减少油腻感 , 以及把表皮炸酥 。

2、怎么判定油温高低?
我们后厨一般是把油温分为 , 一成油温、二成油温…… , 每30度度为一成 , 比如6成油温就是180度 , 以此类推 。
就炒菜而言 , 易糊的食材 , 如肉末 , 适合3-4成油温下锅 。
上浆的食材 , 比如炒肉丝、肉片、肉丁、鸡丁之类的食材则需热锅冷油 , 大火滑散 。 油温控制在六七成左右 , 即是中高油温 , 也就是200摄氏度左右较好 。
因为温度越高 , 淀粉的糊化作用越快 , 也越早形成保护层 。 而且温度越高 , 肉丝肉片之类越容易成熟 , 时间就越短 , 水分流失就越少 。 因此 , 高油温是保持肉质地柔嫩的一个关键点 。

那在家里怎么办?
炉灶火力不够猛 , 也不能像酒楼后厨那样倒半锅油 , 来完成初级加工食材滑油 。
家庭操作 , 先热锅后可以多放一些油 , 比平时多2倍的量 , 不用担心浪费或油腻 , 咱们可以等肉炒熟了 , 然后倒出来一半的油 , 留着下次炒肉、炒素菜啥的 。
加热到六七成热倒入上浆的食材 , 可能有的人想问 , 怎么判断是六七成油温?
在初始烧油开始 , 锅底泛起油花、吱吱啦啦响 算是油温开始升档 , 再烧一会油会伴随响声有波纹状的滚动是中温 , 完全不响的话 , 就是中高油温 , 上浆的食材在中高油温下锅 !
如果还是担心油温一开始掌握不好 , 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撤一根肉丝下锅 , 要是马上沉底 , 肉丝没有任何反应 , 油温底低 , 再等 。
油温正好应该是:肉丝下锅浆会变白并浮起来。
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处理上浆类滑油脱浆的处理 :要是肉刚下锅就会有脱浆(水浆脱离肉丝成白浆点散开)的话 , 排除浆没上好外 , 就说明油温还不够 , 就得慢动肉丝防止粘锅的同时 , 等待油温上来再搅开 。
以上说的滑油 , 还有肉丝肉片不是都是要那样烹调的 , 单纯地炒 , 需要注意肉丝是顺丝切的 , 要知道所有的菜好吃与否跟选材是成正比的 。
炒肉丝:油起锅温度得高下肉搅拌 , 在完全看不见生肉的时候 , 再稍微炒一下 , 烹点食醋(去腥 肉嫩) , 再烹点酱油(去膻味 增香) , 再下别的料 。
?五、炒青菜青翠脆嫩的原理为什么酒楼炒的绿叶油亮水汪汪 , 而自己怎么炒都没有那种效果?这是因为餐馆里火猛油多的原因 , 那么在家该怎么操作呢?
方法是有的 , 由于家庭炉灶火力小 , 可以多放一点油来弥补 , 毕竟油能很好传导温度 , 然后就是猛火快炒 , 最好是用筷子翻炒(筷子炒一些特定的菜比锅铲好用很多 , 翻炒均匀又灵活) , 八成热左右时立即出锅 , 等装盘上桌那会 , 余温还能继续熟成青菜 , 上桌时火候正好 , 色泽漂亮 , 水汪脆嫩!

反之火候小 , 绿叶青菜容易出大量的水分 , 就变成了煮菜了 , 必然卖相口感次之 。 而且加热时间长 , 青菜含有叶绿素会变成脱镁叶绿素 , 变黄变黑了!
?六、调味料的原理1、黄酒 , 比起料酒我更喜欢黄酒 , 尤其是陈年黄酒 。 原因无他 , 你看下料酒的配料便知 , 各种鲜味剂 , 反观黄酒要敦厚得多 。 再者 , 黄酒和肉类比较搭配 , 用来炒海鲜也有迷人的独特风味 。
2、白酒 , 卤味菜肴里加高度高粱酒效果不错 , 能减少肥肉油腻感 , 原理是:利用酒乙醇双重溶性将脂肪分散与汤水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