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鲍鱼之欢

小时候读古文 , 记住一句:“与善人居 , 如入芝兰之室 , 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 , 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 。 ”在那时开始 , 在原始印记中 , “鲍鱼”与“臭”是联系在一起的 。 当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鲍鱼的时候 , 居然不臭 , 还蛮错愕 。
当然 , 我又经过种种资料的查询 , 上古时代的鲍鱼 , 其实是咸鱼 。 我们可以想象经过腌渍咸鱼的铺子 , 那自然是腥臭之地 。 而我们现在常见的鲍鱼 , 在古代的名字其实是“ 鳆鱼” , 自古都是显贵之物 , 苏轼初到山东蓬莱 , 吃到鲍鱼 , 还怅惘古今 , 写下《鳆鱼行》 。
什么时候鳆鱼与鲍鱼混杂的呢?大概是明清时期 , 读音的流变 , 渐渐就成了鲍鱼 。 也是到了明朝时 , 人们开始渐渐吃干鲍 。 当时的顶流自然是皇帝 , 万历皇帝喜欢用鲍鱼、海参、鱼翅共烩一处 , 命为“烩三事” , 并“恒喜用焉” 。 这已经是佛跳墙的前身了 。 至少从明朝中后期开始 , 中国的厨师已经熟练地操作海鲜干货 , 使之入味 , 成就大成 。
前些年我去过日本的北海道寻找海参 , 顺路去了青森一带探索鲍鱼的秘密 。
在日本料理中 , 鲍鱼很常见 , 各种吃法 , 还要搭配上用鲍鱼肝制成的酱料 。 在寿司店 , 不同食材都有自己的暗语 , 比如醋饭会用“舍利”做暗语 , 鲍鱼的暗语是:“片思い” , 这也是源于日本的一句诗:“磯のアワビの片思い” , 因为鲍鱼为单壳 , 看似双壳贝的单片 , 得一半贝壳 , 求另一半而永不得 , 鲍鱼在日本就有“单相思之苦” 。
滋味|鲍鱼之欢
文章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内 , 顶尖的干鲍都是产自日本 , 千叶县的网鲍、青森县的禾麻鲍和岩手县的吉品鲍 , 号称世界三大名鲍 , 但是在日本料理中不见踪迹 , 只在中华料理中大放异彩 。 与其类似遭遇的还有干海参和干鱼翅 , 何故?
日本的江户时期(1603—1867年) , 大抵是明晚期到晚清 , 德川家族在江户开创幕府 , 开启了武家统治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 。 江户时期实行海禁 , 当时称中国人为“唐人” , 中国货物为“唐物” , 中国船自然是“唐船” 。 日本与当时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金银铜等贵金属为主 , 换取中国货物 , 然而由于铜矿渐涸 , 于是以海产品取代 。 从17世纪末开始 , 幕府把海参、鲍鱼、鱼翅当成“出口换汇”的商品 , 向中国大量出口 。
海参 , 鲍鱼、鱼翅这被称为“ 俵物三品”( たわらもの,ひょろもつ) 。 所谓“俵物” , 是指用来盛放海产品的草袋子 。 初由幕府指定承包人组成的“俵物会所”承办 , 后该所隶属于长崎会所 , 改名为“依物元役所” , 使之官营化 。 日本学者小川国治有专著《江戸幕府輸出海産物の研究 : 俵物の生産と集荷機構》专门讲述这段历史 , 然而在中国人的史学著作中 , 少有人提及 。
从那时起 , 干鲍进入中国 , 成为中国餐桌之上的明珠 。
鲍翅海参 , 无一例外 , 皆是“干货” 。干货发制工艺 , 到现在也是顶级中餐的核心机密 , 需要时间、技巧 , 以及微妙的经验 。 发制之后 , 原本无味 , 还要使其入味 , 这对厨师的吊汤手艺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在中国厨师的传统中:唱戏的腔 , 厨师的汤 。 吊汤的工艺向来都是判断一个厨师手艺高下的重要指标 。
滋味|鲍鱼之欢
文章图片

而鲍鱼还有一个评判的重要指标:溏心 。 在众多评价干鲍的要素之中 , 溏心是重要标准 。 用刀切开 , 有黏刀感 , 那是一种微妙的软糯与弹牙呼应的别致口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