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散文:过年赶大集

香蕉|散文:过年赶大集
香蕉|散文:过年赶大集
香蕉|散文:过年赶大集

【香蕉|散文:过年赶大集】
农村老家没有 。 偌大的一个乡 , 把各个村的人凑成一堆拢共也没有多少人 , 且乡人们消费能力低下 , 头脑精明的小商贩们与其费劲巴拉的攒个集守株待兔 , 倒不如走街串村的吆喝 , 好歹赚俩零花钱 , 辛苦不怕 , 钞票进兜好比累了一天以热水烫脚 , 舒坦的吱哇乱叫 。
乡里没有集 , 县里想办法:夏天举办物资交流会 , 腊月里年根下放开一两条街道 , 以此来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购物消费 。 这也是八九十年代许多北方小城镇的通行做法 , 着实方便了大伙 , 搞活了经济 。
过年的大集从小年开始到除夕结束 , 为时一周 。 县城的街道入了腊月便可以随意摆摊 , 不影响交通就行 。 那会儿也影响不了交通 , 整个县城没几辆汽车 , 乡下人进城 , 坐班车也好 , 赶畜力车也罢 , 到了县城边上下车、拴马 , 寻到城里的亲戚家 , 借个自行车、手推车去逛街 , 公德心刻在骨子里的年代 , 交通和人心一样 , 拥堵不起来 。
其实 , 县城里自阳历年便放开了街道 , 只是摊位零零散散不成规模 。 当时的许多小商贩为兼职 , 家里的活没忙完不敢出摊 。 观念落后脾气执拗的人们认为 , 做买卖当个体户属于不务正业 , 挣钱再多也不如种地、上班踏实 。 哪怕那些时代弄潮儿们已经当上了万元户 , 在街坊邻里看来依旧是浮萍 , 没个铁饭碗的人 , 将来一定会后悔 。 当然 , 这其中定夹杂着羡慕嫉妒恨 , 口不对心硬嘴头 。 不过当个体户确实也不是一般人能干了的 , “先行者”们多为不务正业的江湖人士 , 胆子大、顾虑少、敢拼抢 。
为数不多的个体户搞不出大集的气势 。 待到乡下人家羊卖完了 , 猪宰完了 , 家里拾掇利索了 , 兼职小贩蜂拥而至县城 , 大集在一夜之间成型 , 直把坝上凌冽的寒风都吓出城外 , 去恫吓住着土坯房的胆小村民 。

大集上的商户们自发成片儿 , 春联灯笼窗花剪纸摆在大集最显眼的位置 , 此类货品销售快 , 销量好 , 红彤彤的看着喜庆 , 最主要的是轻便易搬 , 每天清晨抢占位置时有着先天的便利 。 在他们周围是卖干货的摊位 。 干货是指干果 , 以花生瓜子栗子为主 , 现在我们随意可见的开心果等干果是没有的 , 即便有 , 估计也无甚地位 。 为啥?柿饼和黑枣红枣葡萄干才是当时主流 , 谁家过年果盘里没点柿饼子 , 自己都觉得愧对了往昔 。
水果摊位也有 , 他们的售货处是帐篷或塑料搭就的暖棚 , 出摊麻烦 , 位置只能贴近大集外围 。 常见的水果有苹果、梨、桔子和冻柿子 , 哦 , 对了 , 还有香蕉 。 我一直纳闷 , 在二三十年前物流不发达的年代 , 为何塞外小城无论冬夏皆会有香蕉售卖?有意思的是 , 彼时的贵族水果香蕉卖一两块钱 , 几十年过去 , 现在的香蕉也没涨多少 , 堪称水果界的价格良心 。
能买得起香蕉的一般是城里人 , 几毛钱的苹果才是乡人们的主要目标 , 再不就是几分钱的冻柿子和心里美萝卜 , 您没看错 , 萝卜也被大家当成了水果 。 心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