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布|“瓜”事“薯”情

“瓜”事“薯”情
【 塑料布|“瓜”事“薯”情】王良杰
这天我去黄河大堤下买地瓜。瓜地里,一个中年男子正挥动着镢头刨地瓜,一位中年女士在后面捡拾地瓜。一镢一镢地刨,一块一块地拾,这种较原始的劳作方式,竟是如此的熟悉与亲切,它唤醒了尘封在我脑海里的许多记忆,把我带进了儿时那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中。
地瓜又名红薯、番薯、山芋等,济阳人一般都称它为“地瓜”。据说地瓜从明朝开始就传入我国。它易栽易管易丰产,几百年来深受各地百姓的喜爱。
“一季红薯半季粮。”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小麦玉米产量极低,每年除了交公粮、留种子,每家分到手的粮食简直是粒粒可数。而地瓜产量大,口感好,自然就成了俺村度饥荒的主要粮食作物。“泥巴房子泥巴床,泥巴囤里薯干藏,一年四季都吃啥?地瓜是宝当主粮。”这顺口溜就是真实的写照。那个年代,地瓜是家家户户的主食,地瓜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成了村民们一年之中要忙碌的大事。
正月过后,各生产队就派几名种地的好把式,开始挖砌“地瓜炕”,培育地瓜秧。地瓜炕,是一种通过人工增温促进地瓜苗繁育的自制坑池,一般建在向阳的空闲地上。把式们先挖好曲曲折折的回笼通道,在回笼通道上方平整好“炕床”,炕床上再铺设一定量的沙土,把地瓜母子一个个地竖着摆放到炕床上。再用沙土全部埋住地瓜母子,并在沙土上均匀地喷洒上少量的水,然后将准备好的透明塑料布绷紧罩在炕床上;最后和泥将塑料布固定泥封在炕床的四沿上。这样,一个担负培育下一代重要使命的“育婴床”就建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式们就会点碳生炉,让炉火通过回笼通道,把热量均匀地输送到炕床上,以便每个“地瓜孕妇”得到足够的“育儿”温度。每隔几天,再掀开塑料布,让“地瓜孕妇”透透气,晒晒太阳。同时往沙中均匀喷洒适量的水,以促进地瓜宝宝(芽)的发育。一个月左右,每个“地瓜孕妇”上就能培育出很多株长长的地瓜宝宝了,高度达20多公分时,就已符合栽种标准了。
“谷雨前后,栽瓜种豆”。栽种地瓜的集体劳动开始了。早晨,“当当当”的铃声响过之后,男女社员上百人,有的拿锨,有的挑桶,有的推车,浩浩荡荡说说笑笑地一起上工了。栽前先在地里“折”好“地瓜沟”,用土培垄,再按30公分左右的等距刨好地瓜窝儿,将肥料(草木灰或鸡猪粪)抓一把撒入窝内,每窝浇满水,最后把地瓜秧子插入窝里,并用手培土压实。这样,一个新的生命将在此生根发芽,繁育后代。
瓜地里,女社员们挥锨“折”沟,男社员们挑桶浇水,来来往往,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沟垄高低错落,挑桶人偶尔也会把水撒到沟外,他人稍不注意踩到沟外的水,就会滑倒,弄得满身是泥,常引来众人的哄笑。“一棵红薯一把灰,结的红薯一大堆。”有时,调皮的小伙子抓起一把草木灰,趁人不备,涂抹到某人的脸上,一场打闹就此开始。看热闹的,起哄的,喊声、笑声便会充盈整个瓜地。
“红薯要高产,控旺少不了。”炎热的夏季来临,地瓜秧伸起腰,翘起头,开始爬秧。杂草野藤也在高温下疯长,与地瓜秧争得死去活来。地瓜秧足够长时,已长气根了,该翻秧耪地了。翻秧以防光长秧不长地瓜。耪地,一为除草,二为保墒。社员们又开始了集体劳动,大家扛着锄,拿着木棍,到坡里翻秧耪地。烈日当空,社员们或挑动木棍,或挥舞锄头,你争我赶,干劲十足。歇工了,大家齐聚到树荫下,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推荐阅读